澳洲樓市新趨勢:為何買樓比租樓更划算?
- Alison Wong
- 4月8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已更新:7天前
1. 澳洲樓市現況與機遇
在經歷疫情後的市場調整後,澳洲樓市正迎來新一輪增長週期。儘管過去兩年的加息政策讓部分買家持觀望態度,但房價並未出現大幅回調,反而在強勁的住房需求、移民人口增長及建築供應短缺的推動下穩步回升。
主要城市表現亮眼:
阿德萊德 成為全澳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月增幅達 0.8%,年漲幅更突破 11%,展現強勁的升值潛力。
墨爾本 緊隨其後,月漲幅 0.5%,房價逐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悉尼 作為傳統核心市場,雖然漲幅較溫和(月增 0.3%),但高端住宅及優質地段仍受投資者追捧。
珀斯 同樣表現出色,年增長率超過 11%,受惠於礦業復甦及西澳經濟強勁。

source:Corelogic
與此同時,租賃市場持續緊張,空置率維持歷史低位,導致搶租大戰頻繁上演。許多租客被迫支付更高租金,甚至因競爭激烈而無法租到理想物業。部分熱門城區的租金年漲幅高達 15-20%,八大首府城市的租金也是逐年上漲,租客負擔日益加重。在當前環境下,「租不如買」 的趨勢越發明顯。與其將資金消耗在不斷上漲的租金中,不如趁早入市,鎖定低利率週期(若未來降息),並享受長期資產增值的紅利。

Source: Corelogic
2. 買樓比租樓划算的財務邏輯
純粹的財務角度分析,買樓其實更像是一種「被動儲蓄 + 資產投資」的組合。
假設你每月支付2,000租金,一年就是24,000,十年下來,總支出高達$24萬澳幣。這筆錢完全不會產生任何回報,也不會轉化為你的資產,純粹是消費性支出。更關鍵的是,在當前租賃危機下,澳洲各大城市租金年漲幅普遍達8%-10%,意味著未來你的租房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卻永遠無法累積屬於自己的資產。
讓我們對比同樣$2,000左右的住房支出,在買房情境下的長期效益:
物業價格:$50萬(較入門級房產)
首付20%:$10萬
貸款金額:$40萬(假設利率6%)
月供:約$2,400(與租金支出相近)
10年後的財務對比:
租房者:已支付$24萬租金,沒有任何資產累積
購房者:
房價增長:若年均增長3%,10年後物業市值約67.2萬(增值17.2萬)
已償還本金:約$12-15萬
淨資產:首付10萬+已還本金15萬+資本增值17.2萬=潛在財富增長42.2萬
即使考慮利息、維護成本等支出,買房者10年後已累積可觀資產,而租房者的$24萬則完全蒸發
3. 購房者的長遠優勢
買樓不單是一項財務支出,更是生活質素與長遠規劃的體現。擁有物業,不只是為了解決「住」的問題,更是為人生不同階段鋪路,累積實質的資產與穩定感。
1)穩定性 對租樓人士來說,搬遷風險與租金上調是不確定的現實。房東隨時可能不再續租,或因市場波動而調整租金。但擁有自己的物業後,就不再需要擔心遷出、租金變動的問題,可以真正安穩地長居,適合計劃長期定居的家庭或個人。
2)自主與靈活度 自置物業意味著更高的居住自主性。你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重新設計空間、進行裝修,甚至飼養寵物,無需經房東同意。從風格到功能,打造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活環境,這些在租賃物業中往往難以實現。
3)資產積累與財富規劃 購房可視為財富累積的重要一步。每月的供款除了提供居所外,更是逐步建立淨資產的過程。長遠而言,物業增值潛力高,無論作為退休保障、教育基金、還是未來投資的基礎,都具備策略性價值。
4)政府支持政策 澳洲政府對首次置業者提供多項補助與優惠,包括 First Home Guarantee、Home Buyer Scheme、Help-to-buy 或減印花稅等。這些政策大幅降低上車門檻,為首次購房者創造了良好條件,值得把握。
總括而言,買樓不僅僅是解決居住問題,更是一種穩健的財富規劃方式,讓你在實現安居樂業的同時,也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4. 「租比買更好」的迷思破解
很多人以為「租樓靈活、不用負擔利息」,但事實上,這種觀念忽略了租樓的隱性成本與機會許多人認為租樓比買樓靈活、無需負擔利息與維修成本,但這類觀點往往忽略了租屋背後的隱性成本與長期機會成本。
1)租金上升的趨勢 在供應緊張的大環境下,租金普遍呈上升趨勢,且受市場波動與房東決策影響。租客無法掌控未來的居住成本,也需面對搬遷與尋找新租盤的風險與壓力。
2)支出難以轉化為資產 每月支付的租金無法累積為任何形式的財產。即使連續租住多年,最終仍是「付了錢卻一無所有」。相對而言,供樓的每一筆還款都會增加自住房產的淨值,是對自身資產的投資。
3)供樓與租金差距不大 在不少城市地區,供樓支出與當地租金已相差無幾。既然每月都是一筆固定支出,為何不選擇把錢投資在自己的資產上?從長遠角度看,這樣的選擇更具經濟效益。
4)房市的長期穩定性 儘管短期內房價可能出現波動,但從過往數據來看,澳洲房市具備長期穩定增長的趨勢,加上完善的法律制度與金融監管,整體風險相對可控。只要不是以炒賣為目的,購房仍然是一項穩健的投資策略。
「租比買好」的說法更多是基於短期靈活性的考量,但若放眼未來,購房在資產累積、生活穩定與成本控制等層面,均展現出更大的優勢。
5. 財務模擬:買樓勝租樓的實際對比
以一套價值$700,000的公寓為例,我們將詳細比較買樓與租樓在10年期間的財務影響。這個模擬採用保守估計(年增值率3%),並考慮實際持有成本,讓您清楚看到兩種選擇的長期差異。
A.買樓情境深度分析
初期投入:
物業價格:$700,000
首期20%:$140,000
貸款金額:$560,000(浮動利率約6%)
每月支出明細:
本息還款:約$3,800
額外持有成本(分攤至每月):
市政費:$150
物業管理費:$300
保險:$50
總月支出:約$4,300
10年累積效益:
資產增值:
按年增長3%計算:
第5年價值:$811,492
第10年價值:$940,739
資本增值:$240,739
本金償還:
10年期間約償還本金$180,000
淨資產組成:
初始首付:$140,000
已還本金:$180,000
資本增值:$240,739
總淨資產:$560,739
稅務優勢:
自住:免資本增值稅
投資:可申請負扣稅
B.租樓情境全面計算(用680澳幣每週的租金計算,月租金$2,900)
每月支出:
租金:$2,900
租金保險:$30
總月支出:$2,930
10年累積支出(考慮年漲幅5%):
第1年:$34,800
第5年:$42,285
第10年:$51,310
10年總租金支出:$455,218
機會成本分析:
首期$140,000投資收益(年回報5%):
10年後價值:$228,000
淨財務狀況:
獲得投資收益:+$228,000
支付租金總額:-$455,218
淨結果:-$227,218
關鍵對比表格
比較項目 | 買樓($4,300/月) | 租樓($2,930/月) |
10年總支出 | $516,000 | $455,218 |
資產增值 | +$240,739 | $0 |
本金累積 | +$180,000 | $0 |
10年淨資產 | +$560,739 | -$227,218 |
居住穩定性 | 永久產權 | 可能被迫搬遷 |
抗通脹能力 | 強 | 無 |
專業建議
過渡方案: 若覺得$4,300月供壓力大,可考慮:
購買600,000左右房產(月供約3,700)
選擇偏遠地區首置計劃(低至5%首期,Help-to-buy 最低首付2%)
投資組合: 將首期資金分配部分至房產,部分至其他投資
租金儲蓄計劃: 若暫時租樓,應將每月$1,370差額強制儲蓄
結論: 即使在$2,900租金水平下,買樓的長期財富累積效果仍遠勝租樓。隨著時間推移,租金上漲將快速縮小與買樓的月支出差距,而資產增值帶來的財富效應則是租樓永遠無法企及的優勢。
6. 總結與行動建議:別再幫房東供樓,是時候為自己打拼
當我們從財務回報、生活穩定性,到整體人生規劃的角度出發,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買樓,遠遠不只是擁有一個住處這麼簡單。它是一項長遠的投資,是一種實質的資產累積方式,更是你為未來生活所作的周全準備。
尤其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租金屢創新高、出租物業選擇有限、搬遷成本與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而政府針對首次置業者的補助仍然開放,這正是許多首次置業者上車的「黃金窗口期」。愈早踏出第一步,愈早取得財務主導權,也愈能減少日後因利率上升或樓價飆升所帶來的壓力。
給正在觀望中的讀者三項具體行動建議:
1) 評估自身財務狀況 從現有儲蓄、收入穩定性,到預計能取得的貸款額度進行全面盤點。建議與貸款經紀或銀行顧問聯繫,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政府首次置業補助或印花稅減免等資格,進一步降低上車成本。
2).認識潛力市場與區域熱點 很多人誤以為澳洲的房產市場已無「平價選擇」,其實布里斯本、阿德萊德、伯斯等地仍存在不少高潛力、低門檻的地段,有些更正處於基建投資和人口增長的上升期,未來增值空間可觀。精明的置業者應主動研究市場趨勢,並保持對新興地區的關注。
3)尋求專業建議與支援 不要獨自摸索。一位經驗豐富的地產顧問或貸款專家可以根據你的情況提供合適的建議,協助你找到符合預算與目標的物業,並幫助你順利完成買賣流程。很多時候,一次專業諮詢,就能避免將來走彎路、浪費金錢。
最後提醒一句:你每付出的一元租金,都是在幫房東償還貸款;但你每供出的一元貸款,卻是投資在自己的未來,是為自己一步步建立資產與安全感。與其繼續做一位被動的租客,不如成為一位為人生主導的業主。
現在,就是你開始計劃的最佳時機。
Alison’s Story
生於香港,移居澳洲,一生與房產結緣。 隨著飛機緩緩降落墨爾本機場的跑道上,我的人生和事業也隨即換上了另一條跑道,由一名香港地產代理搖身變成澳洲地產銷售顧問,並成功考獲澳洲律師資格,放下了港人對投資買樓的思維,換上了澳洲人的房產投資視角。
在律師樓工作的日子,身邊都是擁有高學歷的專業人士,即使工資水平甚高,是社會上精英,然而他們的生活卻是終日營營役役,手停口停,難以買樓致富。
我不想他朝一日失去工作能令家庭承受巨大壓力,我花盡時間及努力鑽研財務及房產投資知識,希望盡早實現財務自由,同時讓艱苦工作多年的父母過好日子。
透過這個頻道,我會跟大家分享投資澳洲房產的知識及經驗,一起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Alison老師成立 investwithalison.com 這個網站的初衷是希望透過這個平台提供中立的澳洲房產資訊,協助投資者建立最合適的投資策略。
👉Website: investwithalison.com
👉Email: hello@investwithalison.com
👉Linkedin: linkedin.com/in/alisonwongaustralia/